在大屏幕終端顯示設備方面,PDP TV與LCD TV競爭越來越激烈。
據有關統計資料比較結果顯示,2005年PDP TV與LCD TV市場銷量比例約為3∶7,預測2006年則為2∶8。
在今年美國CES展覽會上PDP顯示設備的發展吸引了不少觀眾的注意。松下在會上展出103英寸HDTV PDP電視,三星、LG展出102英寸HDTV PDP電視,三星還宣稱80英寸PDP TV已商品化,而LG已將71英寸PDP TV投放市場,日立、先鋒均有HDTV PDP TV投放市場。
在LCD TV方面,三星展出82英寸LCDTV,索尼展出80英寸LCD TV,夏普展出65英寸LCD TV,LG展出用LED的47英寸LCD TV。
可以看出,在主導趨勢上,中國企業幾無蹤影。從核心制造技術層面來講,中國LCD TV、PDP TV產業也已被人稱為"光棍"產業。而我國在微顯示技術方面則有可能突圍,并完成自主創新。
平板產業發展喜憂參半
喜的方面:
其一,由于LCD TV與PDP TV大幅度降價,推動了大屏幕平板顯示設備市場成數倍地快速增長,有些人認為大屏幕平板電視出現了“井噴現象”;也有些人認為平板電視時代已經到來,并認為平板顯示技術和數字技術引發彩電全新變革的趨勢不可改變。
其二,大屏幕平板電視性能與功能要求越來越高,過去總認為PDP TV清晰度做到1080線的HD TV很困難,現在PDP TV大屏幕產品大多數都是1080線的HD TV;LCD TV在縮小響應時間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有明顯的進步。
憂的方面:
其一,渠道商和生產企業肆意降低價格,產品銷售價格下降速度大于產品成本下降速度。盡管整機生產企業產量與銷售量不斷擴大,但銷售收入和利潤卻呈現下降態勢,出現企業增產不增收的現象。
其二,LCD屏與PDP屏的核心制造技術掌握在海外企業手中,而屏又占大屏幕平板電視成本的65%~85%。國內配套嚴重不足,彩電生產企業單純成為終端制造商,因此國內也有人將LCD TV、PDP TV產業稱為“光棍”產業。
其三,平板電視市場擴容,渠道商、零售商、連鎖商搶鏡,本來一些應由政府或相關行業組織辦的事,一些渠道商搶著干起來,例如:蘇寧公司制訂《平板服務標準》、永樂公司發表的《平板電視市場白皮書》,國美公司制訂的《平板電視消費爭議暫行辦法》等。
微顯示技術優勢凸顯
我國大屏幕微顯示設備近幾年來有較大發展,如前投影機2005年預測銷量已達32萬臺至35萬臺,增長率超過70%,大屏幕微顯示電視銷量約為9萬臺,增長率超過60%。
大屏幕微顯示電視沒有大屏幕LCD TV與PDP TV所憂慮的一些問題,并具有許多優點,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屏幕尺寸可以很容易做大,如做到100英寸、120英寸、150英寸,但投資與成本都比LCD TV和PDP TV小得多,性價比較LCD TV和PDP TV優。
二,產品分辨力高,較容易達到1080線HD TV標準的要求。PDP TV雖能達到1080線HD TV的要求,但技術難度要大得多。
三,節約能源。LCD TV和PDP TV隨著屏幕尺寸增加,電能的功耗也大幅增加,但大屏幕微顯示電視屏幕尺寸增加,電能功耗增加不多,這對貫徹國家節約能源方針、滿足彩電節能標準的要求比較容易。彩電節能標準規定:從2006年3月1日執行,節能評價值是待機功耗為3W,能效指標為1.1;2009年3月1日執行,待機功耗為1W,能效指標為0.75。屏幕尺寸越大大屏幕微顯示電視較LCD TV和PDP TV的優勢越明顯。
四,大屏幕微顯示電視不僅可以平板化,而且機體厚度可以薄到30厘米、20厘米、10厘米、5厘米、2厘米、1厘米。同時在外形設計、音響效果設計等方面都可以做得很好。
五,大屏幕微顯示電視產業不僅投資少、見效快,效益也較高,可以改變目前增產不增收的狀態。
認識滯后阻礙產業發展
既然LCD與PDP平板顯示我們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們為什么不創新,發展能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大屏幕微顯示技術呢?我們應根據國情來創新性地發展微顯示產業。
我們的國情是:我國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有許多光學零件生產企業,它們生產的光學零件價廉而質優;我國已培養出不少熟悉微顯示工程技術的人員;我國幾年來已建起一批配套元、器、部件生產企業,配套產業鏈已基本形成,特別是近幾年外資在我國興建了有關微
顯示的配件和生產企業。另外,像LCOS器件核心技術尚未被海外某個企業所壟斷。
相對應的是,國際大屏幕微顯示產業正呈飛速發展的狀態。HTPS-LCD在日本愛普生公司倡導下結成國際3LCD聯盟,DLP在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努力推動下,銷量已達500萬套,LCOS在日本索尼、JVC不僅量產,而且整機銷路在美國一直看好,日立、東芝、LG等均有背投整機產品投放市場,近來美國帕瑞林公司也表示要在LCOS方面做出成績。
我國近幾年大屏幕微顯示電視雖然有較大發展,比如我國創維、康佳、上廣電、長虹、TTE、江西鴻源、武漢中原均有整機產品出品,其市場總的年銷量也從2004年的6萬臺增長到2005年的9萬臺,但與LCD TV、PDP TV銷量的增長來比可說是小巫見大巫。
造成這種狀態的原因較多,主要是消費者對大屏幕微顯示電視認知度不夠,有時將微顯示背投與CRT背投混為一談,再加上一些負面宣傳。另外有些人受片面或錯誤宣傳影響,總認為微顯示背投存在著燈泡壽命短、價格貴等問題,誤認為微顯背投是有錢人買的豪華產品。
九項措施提速產業
為了加速推動大屏幕微顯示彩電銷售市場,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大屏幕投影顯示分會按照系統工程的方法,提出加速推動大屏幕顯示彩電市場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宣傳工作。建議將“微顯背投”暫改為數字高清微顯大屏幕彩電(簡稱MD彩電);加強中國視像行業網宣傳力度,組織撰寫推廣應用文章;編好《導購指南》第一期;加強與媒體合作,正確宣傳微顯示大屏幕彩電優越性。
二,組織專業測試。按已公示過的國家標準對MD彩電進行集中摸底測試,凡經測試質量符合標準規定的具體型號MD彩電用分會名義通過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向社會推薦。
三,加強超高壓汞燈(UHP)相關的工作。提高國產燈泡質量,降低UHP燈泡價格;向用戶承諾最低使用時間,在承諾時間里無償更換;宣傳燈泡使用、維護辦法;加強燈泡售后服務。
四,加速創新研發工作和產業鏈本土化、產業化工作。加強(光機、屏幕、燈泡)產業鏈本土化、產業化工作;加強性價比優的MD彩電和扁平MD彩電的研發工作;加強LED新光源的研究;
五,組織資源共享協調工作,以降低企業開發與生產成本。
六,加速關鍵件標準化制訂起草工作。
七,做好培訓工作。做好維修技師培訓工作;做好光學與外觀設
計培訓工作;做好標準推廣應用的培訓工作。
八,做好售后服務工作。制訂售后服務規范;逐步推行高效公共
第三方售后服務體系;提出三包修改意見。
九,加強市場調研與用戶聯系工作。
我國大屏幕微顯示產業雖然發展很快,但還不夠大、不夠強。一些投資者寧愿將巨大的資金投入到風險較大的大尺寸液晶屏上,而對投資少、見效快、適合我國國情的大屏幕微顯示產業不屑一顧。應該說,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對大屏幕微顯示產業了解不夠,再加上受一些錯誤宣傳導向的影響。
根據賽迪數據提供的資料,我國大屏幕微顯示前投影機市場預測,2006年銷售量將達到49.4萬臺,銷售額達到64.3億元;2009年銷量93.5萬臺,銷售額達到91.6億元。
我國大屏幕微顯示彩電市場預測,2006年銷量達到285.7萬臺,增長率為40.9%;2009年銷量達到624.7萬臺,年增長率達到25.8%。
我認為,上述預測是積極的,如果實現,大屏幕微顯示產業就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實現上述目標主要靠努力創新,在國內具有較完整的配套產業鏈的基礎上,不斷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能掌握核心技術的、性價比好的、大多數消費者歡迎的產品,我國大屏幕顯示產業才能進一步做大做強。(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大屏幕投影顯示分會秘書長趙漢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