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上一篇文章《小而精,客廳一角用心布局液晶影院》里面說到:選配家庭影院不容易,主要是各人的喜好習慣不一樣,就算是對相同的一套器材的主觀評價,也會有許多的不同,兼之還需要考慮到文化積淀、欣賞水準、當時情緒等不同因素的影響。既然搭配沒有絕對的定論,那么要選出最合適自己的配置就只能夠多看多聽多比較。而筆者能夠做的,就是提供更多不同特色的方案給大家,讓大家看看別人是怎樣組合的,從而對自己心目中的搭配進行修正和補充。
下面這個方案來自網友肥陳的影院,老燒友,喜歡黑膠唱片,一直玩HIFI,今年才玩影院。或許對視頻器材不敏感,所以選擇了很便宜的42英寸等離子電視LG 42PC1R,這雖然是老型號,但是性價比高,價格平易近人,元旦報價7500元,銷量一直有增無減。至于音響器材,肥陳就下重本,音箱是混搭的,前置主音箱是一對丹麥Audiovector的Mi3, 中置音箱是Audiovector AV3C,環繞音箱是瑞典Audio Pro(樂譜)Evidence E.1,而低音炮就是丹麥Dantax(丹特聲)Sub-12 Active。在黑膠片方面擁有寶碟PRO-JECT DUBIT III唱機,而影院方面則擁有一套偏重Hi-Fi特質的馬蘭士AV組合,分別是AV功放Marantz SR5500和DVD碟機Marantz DV7600。
(1)做足工夫,簡潔而不簡單的HIFI式布局
由于是HIFI式的影院,所以肥陳在各個方面都做足工夫。首先對電源的要求較高,肥陳直接從進戶線單獨牽電線,電源箱里的布線進線與出線分開走,并按走向及電流大小分開、矩形固定,分別用線卡卡好。一般來說,在線路預埋時,要將專門的信號線用PVC管包好,并與空調、冰箱、電話的線路分開,單獨走線,以免互相影響。各種線材的質量要力求過硬,以滿足20年正常使用為底線,以免今后因為線材質量問題而對墻體或地板“開膛破肚”。
再看,各墻面的裝修和地板都是做得相當不錯的,地板一樣采用高品質的實木地板,下面鋪設較粗大的龍骨,并且在龍骨的空格內填充較密實的玻璃纖維類吸音材料,而且地板上面的聽音位上還鋪了厚厚的地毯。在墻面里作龍骨的方式進行,龍骨的空格內填充吸音材料,表面間隔以薄木板(9mm多層板加3mm裝修板,二者間要粘合牢靠)和織物覆蓋物。薄木板部分起擴散和反射作用,織物部分則可以起吸音作用,切忌作太多的吸音。若要使擴散的效果更好,則薄木板部分還可以作成間隔的條狀起伏,以打破大面積的平面。另外,為了隔振,影院里就盡量不要出現腔體式吊頂、敞口的柜櫥,因為它們實際上就是容易與音樂中的一些頻率產生諧振的腔體;同時,為了避免震顫聲,室內最好選用實木和復合板材的家具,各種物品也要放穩、關嚴。
其次,為了便于操作,可在影院的適當位置安裝吸頂燈而不是日光燈,因為后者的鎮流器交流聲會對聽音環境產生噪音干擾。還有,影院應該安裝深色的厚重窗簾或遮光型百葉窗,以提高視頻畫面的對比度。最后,可以擺放一些闊葉植物,葉面錯落交疊的植物效果最佳,可以使戶外嘈雜的聲音在傳入室內的過程中受到莖葉阻隔,此類植物有龜背竹、金綠蘿、常青藤、文竹、吊蘭、秋海棠、菊花等,能使人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