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三網融合試點正式啟動之前,下游的彩電整機企業,已經率先在融合道路上進行了嘗試。
1998年,微軟發布 “維納斯”計劃,提出了整體家電智能化的全新概念。這個計劃試圖通過嵌入微軟操作系統的“神奇盒子”,讓電視機具有電腦功能。不過,由于帶寬的限制以及其他原因,“維納斯”計劃在1999年就沒了下文。但受此思路啟發,國內彩電企業似乎發現了一條希望之路。隨后一段時間里,TCL、海信、海爾等家電企業紛紛進軍IT領域,尋求與PC的融合方式。
2009年3月底,TCL的MiTV互聯網電視首度面市,海信的“藍媒”、長虹的“樂教”、創維的 “酷開”也先后面世或者推出新品。
互聯網電視的界面是一個菜單,包括電影、資訊、游戲以及電視頻道等。TCL集團工業研究院副院長梁鐵航認為,互聯網電視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運營型業務模式,它改變了傳統的對于“看電視”的概念,將看電視變成了一個可以“雙向”的休閑方式。但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是,彩電廠家自建互聯網內容后臺。 TCL與迅雷和PPS兩家網站合作,創維“酷開”與迅雷、土豆網合作,海信“藍媒”與新浪合作,長虹“樂教”與PPS合作,海爾可上網電視與搜狐等合作。
建后臺的代價不菲。據長虹方面介紹,當時“樂教”平臺的投資是1.5億元。
2009年8月14日,廣電總局下發通知,對互聯網電視做出了嚴格規范———從事該業務的廠商除了要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還要有《電影片公映許可證》、《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等,并且要取得著作權人的相關授權。對于做彩電產品為主業的生產企業而言,要取得這些許可證,無疑意味著需要進入一個全新領域。
廣電總局今年先后下發三張“互聯網電視牌照”,包括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上海文廣、杭州華數。之后,在5月份,廣電總局發文要求彩電企業停止原有自建內容平臺的運營,并盡快接受改造。
梁鐵航表示,TCL與迅雷等合作伙伴的關系已經逐步解除。據悉,TCL打造的平臺“歡網”也已關停。長虹公司新聞發言人劉海中表示,之前長虹的“樂教網”已經通過合資并入了“歡網”,而現在,“歡網”的內容又并入了華數。
“作為家電企業,首先要符合國家政策,其次要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梁鐵航表示,產品走向最終是由市場決定的,三網融合的道路會比較漫長,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逐步解決。
4月12日,TCL與中國網絡電視臺成為戰略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互聯網電視實驗室,也名正言順地延續了互聯網電視的推廣。同一個時間段,清華同方、海信等廠家也紛紛與牌照商達成了合作。
但 “和他們(牌照方)合作,費用比我們自建平臺要高很多。”一位彩電企業高層表示,對于具體的費用有多少,其表示簽了保密協議,不便透露。該人士認為,這筆費用對于企業來說負擔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