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運營商提供IPTV業務,最終用戶是家庭,尤其在中國家庭用戶數量大、市場廣闊的情況下,運營商怎樣快速又經濟的把IPTV部署到家庭中,是現階段運營商重點研究的課題。
宣文威介紹,目前,傳統的IPTV部署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運營商大力推行的光纖到小區、光纖到戶;第二種是電話線接入,如ADSL或者ADSL2+,傳輸速度高的能夠達到8Mbps,甚至更高。
盡管這兩種方式為家庭IPTV部署提供了基本的傳輸保障。但在家庭環境下,由于ADSL接口與電視之間必須連接起來,在兩者相聚甚遠的情況下,會給IPTV部署帶來一定的麻煩。
IPTV在國外發展要遠早于國內,在部署上,可為國內運營商提供豐富的經驗。據了解,比利時電信在開展IPTV業務時,采用了光纖與電話線混合方式,但整體效果不太理想,為了改善IPTV業務困局,比利時電信選擇了Wi-Fi部署方式。
宣文威指出,在IPTV部署過程中,為避免布線的麻煩,同時提升網絡部署靈活性與便捷性,建議采用無線(Wi-Fi)傳輸的方式。
但是,傳統的Wi-Fi傳輸方式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Wi-Fi主要提供數據業務,在數據業務中出現的延時與丟包現象不易被用戶察覺,而在視頻傳輸中將會暴露無遺。
同時,Wi-Fi受同環境下電磁干擾現象嚴重。目前,Wi-Fi熱點與無線家庭用戶數量逐漸增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Wi-Fi信號強度。此外,還有家庭中使用與Wi-Fi同一頻段的設備也會對Wi-Fi設備帶來影響,從而導致視頻傳輸出現延時、抖動現象。
宣文威表示,要使Wi-Fi成為傳輸IPTV的有效方式,需要考慮幾個因素:
第一、傳輸的穩定性、可靠性,確保IPTV業務的帶寬穩定;
第二、抗干擾能力,提升信號強度;
第三、由于IPTV是組播傳輸。組播傳輸有其好處,也有其自身的缺陷。IP組播技術在多點視頻數據傳輸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當某個IP站點向網絡中的多個IP站點發送同一視頻數據時,IP組播技術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重疊發送,與多次點對點的單播(Unicast)相比,減輕了系統和網絡的負擔,提高了CPU資源和網絡帶寬的利用率,極大地改善了視頻數據傳輸的實時性。但是組播傳輸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組播傳輸缺少應答機制,無法對傳輸的視頻質量進行監察。所以,在IPTV業務發展過程中,應答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目前,全球一些領先的設備供應商,如Ruckus通過采用獨特的天線設計與智能管理平臺,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事實上,技術問題對于運營商并不是難點。更重要的是,運營商可以將現有Wi-Fi網絡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同時,運營商通過為用戶提供無線高清IPTV服務,可以提升用戶移動體驗,增加用戶在網黏性。
據了解,中國電信是國內Wi-Fi熱點數量最多的運營商,截至去年年底,熱點數量已達到10萬個。而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也在加速布局,中國聯通計劃今年部署7萬個熱點。
運營商Wi-Fi熱點的部署,主要在3G+WLAN戰略中,為3G卸載數據流,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移動體驗。宣文威認為,在IPTV發展過程中,Wi-Fi將成為運營商推動業務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運營商可以將Wi-Fi與IPTV業務捆綁銷售,加速IPTV的發展與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