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季,也是數碼相機行業的春天,每到二、三月份,數碼相機新品便爆發性地發布。而根據以往的經驗,年初的幾個國際性大展會上,影像廠商均會在會上發布一系列的數碼相機新品,從發布新品的規模以及級別來看,這些個展會同時也是影像廠商之間的技術較量,其中不乏突破性的影像新技術。在日本CP+展會未開始前,我們一起來看下本屆CP+展會上都有新技術亮點。
CP+是一個由日本相機與影像產品協會(CIPA)組織的影像產業展會,今年的展會主題是“世界首映引領照片成像新時代”。今年的展會地址選在了日本橫濱PACIFICO,從2月9日開始到12號閉幕。包括了佳能、尼康、索尼、富士、賓得等影像廠商的積極參與,近期關于各品牌的重量級產品:佳能5D3、尼康D800之類的諜報不斷涌現,似乎會在接下來的展會上一次噴發。
一、
決定數碼相機畫質的是傳感器,因此為了提高數碼相機的成像畫質,廠商總是不遺余力地在傳感器上作文章。每年關于傳感器升級的新聞無數,今天的春季同樣精彩。下面數一數有關傳感器的技術亮點。
1、1820萬像素背照式傳感器
數碼相機傳感器從CCD作主打,與CMOS同臺競技,直到被CMOS代替,在兩年前,CMOS是市面上主流的傳感器類別。相比較CCD傳感器,CMOS有更加靈活的圖像捕獲、更高的靈敏度、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功耗等優勢,在以消費品元件的競爭當中,更易被生產商所接受。尤其是在當前數碼相機連拍、視頻拍攝等方面的發展,CCD傳感器在靈敏度方面顯得乏力,無力滿足當前需求,使得在CCD與CMOS的大戰中,成為了消退的一方。
背照式傳感器引入消費級別的數碼相機領域是由索尼率先發起的一股風潮,兩年前推行至今,已經成為了消費相機中普及的一種傳感器類型,而今年,索尼發布的消費相機新品,便有試用1820萬像素的背照式傳感器產品,技術再次升級。顧名思義,“背照式”CMOS可以理解為光從背面照射到CMOS。傳統的CMOS每個像素點都要搭配一個對應的A/D轉換器以及對應的放大電路,因此,這部分電路會占用更多的像素面積,直接導致光電二極管實際感光的面積變小,感光能力變弱。而背照式 CMOS將光電二極管“放置”在了影像傳感器芯片的最上層,把A/D轉換器及放大電路挪到了影像傳感器芯片的“背面”,而不是像傳統CMOS傳感器一樣,這樣一來,通過微透鏡和色彩濾鏡進來的光線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被光電二極管利用。相比較普通的CMOS傳感器,在高感光下的畫質有大幅度的提高。
像素一直以來是數碼相機發展的一個核心參數,當然在當前傳感器尺寸限制下,高像素仍意味著犧牲畫質,背照式傳感器有效提高了同等像素密度的傳感器下的畫質。但初期推出的為1000萬像素版本,經歷了1200萬、1400萬級別后,今年索尼推出的TX200卡片相機為1820萬像素,不但是背照式傳感器像素新紀錄,同時也是消費相機當中的像素最高的版本,堪稱消費相機傳感器的一重大突破。
2、富士全新色彩濾鏡陣列傳感器
富士是影像廠商中為數不多地擁有傳感器研發能力的品牌,在CCD主導的時代,擁有著名的SUPER CCD傳感器作為品牌形象。通過不同的彩色陣列組合來提高相同像素密度下的畫質。多年來都是備受好評的傳感器類型。在CCD向CMOS轉型的過程中是CCD陣營中的一名猛將。如今CMOS時代,富士同樣在傳感器上有著自己的特色,最新推出的單電相機X-Pro1,所使用的APS-C規格X-Trans CMOS傳感器采用的便是全新色彩濾鏡陣列。
富士X-Pro1上最新研發的X-Trans CMOS傳感器。采用了全新色彩濾鏡陣列。全新的色彩濾鏡陣列設計的靈感來自于傳統的銀鹽膠片上的銀鹽顆粒的排列,可以有效減少摩爾紋和偽色的產生,從而取消光學低通濾鏡,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傳感器的成像質量。
富士X-Trans CMOS傳感器在陣列中的每個6X6的像素單元中,RGB像素都被不規則(隨機)的排列,可以有效消除摩爾紋和偽色,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每一列像素都有R,G,B像素的分布的設計能夠將偽色降低到最低限度,從而獲得更高質量的色彩還原。全新陣列結構使摩爾紋和偽色不那么容易發生,取消光學低通濾鏡也變成了可實現的事實。這將有利于分辨率的提升。
富士對新的X-Trans CMOS傳感器充滿信心,并自稱可以與全畫幅傳感器相媲美,從技術結構上來看,取消低通光學濾鏡確實可以有效提高傳感器的成像畫質,相信會比其他APS-C畫幅的傳感器畫質表現更佳。
二、無線傳輸技術有望普及
數碼相機上使用的無線技術在多年前已經有所發展了,不過受限于電池續航力、相機本身的軟件等等因素,盡管推出的產品不少,但是能有進一步發展的技術突破并不多,導致每年推出采用無線技術的產品稀少。不過今年春季的新品,似乎又重燃希望了。
無線傳輸技術有很多,包括紅外、藍牙、wifi等等,不過能運用在數碼相機上的并不多,紅外傳輸技術在當前已經成為了史前技術,因此,使用在數碼相機上的多為藍牙以及wifi,目前又以wifi作為主要的無線傳輸方式。
索尼TX200是今年春季新品當中一個亮點,作為索尼T系列卡片相機,超薄小巧是其繼承下來的特征,而作為特色,內置了GPS與wifi模塊,內建無線網絡,可與智能手機連動,甚至可以搭配TranferJet 配件進行無線資料傳輸、無線充電。對于數碼相機來說,在無線技術方面是一個突破。
內置wifi功能的數碼相機,早在索尼G3已經推出過,還支持web網頁瀏覽功能,在當時是一個十分新穎的產品,不過使用的流暢性十分不濟,加上無線功能開啟后的高耗電,使得這個理念的產品最終流產不再有下文,類似功能的產品三星也同樣推出過。索尼在重點系列推出無線功能的數碼相機TX200,似乎有意將這個看似尷尬的功能再次推廣,新增的無線充電功能似乎很吸引,對于有意嘗鮮未來科技的朋友來說,是個值得嘗試的事情。
索尼TX200支持通過wifi與智能手機進行連接傳輸,對于喜歡手機發表圖片的朋友來說,這個的確方便了很多。在當今移動網絡發達的今天,手機的網絡圖片上載數量驚人增長,手機的多功能及高效率,加上不斷進步的拍攝能力,使得相當一部人寧愿選擇一臺較好的手機也不愿意使用消費相機拍照。
數碼相機不斷向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多少會和其他產品功能重合。但相機再變不能脫離其根本,數碼相機以拍攝為主要功能的目的不能變。索尼TX200相對于過去推出的G3,從理念上決定了其無線功能不同的發展方向,撇開了索尼G3上大綜合的特性而主要專注于無線傳輸資料方面,也許這才是數碼相機無線功能的正確發展道路。
三、
和其他數碼相機類別相比較,長焦相機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因其產品定位以及價格定位的關系,受到了來自新興起的單電相機以及入門單反相機的威脅。加上長焦相機的另一分枝——便攜長焦相機的大力發展,傳統長焦相機的發展處于滯后狀態。不過即便如此,尼康P510的推出還是帶來了一些閃光點,光學變焦倍數達到了42倍的新高。
光學變焦倍數一直以來都是長焦相機的重點發展項目,也是長焦相機的立根之本,對于長焦相機來說,提高光學變焦倍數可以有效提升消費者對該類產品的關注度,同時也是刺激銷量的一種有效手段。為此,在過去很長一段發展時間里,長焦相機均以提高光學變焦倍數為自己的重點發展方向,而在近幾年長焦相機受到市場冷落后,光學變焦倍數的新高也以緩慢的速度提升。
尼康P510的推出讓原本38倍光學變焦倍數的記錄再次提升,42倍光學變焦倍數是目前最高的一款,焦段涵蓋了24-1000mm,廣角端也沒有落下,在一鏡走天涯的相機當中更具賣點了。且1600萬像素級別的背照式傳感器與全高清視頻拍攝等等主流功能的支持,使得在上市后仍會是一款值得選擇的產品。
與尼康長焦相機的發展方向不同的是,同為重視長焦相機發展的富士和奧林巴斯有著不一樣的發展方向,奧林巴斯以小型化及時尚化傳統長焦相機為主要的發展方向,近些年對光學變焦倍數的升級比較緩慢。而富士則更是對光學變焦倍數的發展進行了限制。在最新一款長焦相機HS33EXR身上仍保持30倍光學變焦倍數的特性,而在頂配的富士X-S1身上則進行了降低光學變焦倍數的設定。眾所周知,越大的光學變焦倍數對成像的影響越大,因此在單反相機當中,大變焦鏡頭并不以成像表現為賣點,而僅僅突出其便利。富士X-S1作為旗下頂級的長焦相機,降低光學變焦倍數的目的同樣也是為了成像表現不會劣化太嚴重。
光學變焦倍數作為長焦相機的發展之根本,只要長焦相機仍存在,不斷提高是必然的,但從眾多推出長焦相機新品的廠商決策來看,目前的光學變焦倍數已不是發展的重點,且對于40倍左右的光學變焦倍數來說,已是飽和,消費者并非真的用到這么大的光學變焦功能。所以尼康P510的42倍光學變焦倍數是一個亮點,但很難說會成為刺激銷量的因素。
四、
自佳能1D系列達到了高速連拍10張/秒的性能后,而后的發展當中很少有單反相機能突破這一限制。尼康D3系列的推出也不過是在APS-C規格下拍攝才達到11張/秒的水平,長久以來10張/秒連拍速度成為了單反相機連拍性能的瓶頸。佳能今年即將上市的1DX突破了過往的限制,達到了12張/秒,這是單反相機的又一里程碑。
消費相機當中,高速連拍功能不是一個稀奇的東西,通過物理或是電子的方式都可以輕松提高連拍速度,消費相機上的鏡間快門也要比焦平面快門的結構更容易獲取高速連拍性能。但換左是單反相機。反光板結構對連拍性能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反光板的往返運動為物理運作,必須受到各種物理規律的限制,抬起放下的速度即便提高也是有一定限制的,這也是為什么索尼單電相機A77可以在取消傳統單反反光鏡后連拍性能達到12張/秒,并且仍有提高的潛力。
佳能EOS-1D X連拍14張展示
索尼自開發了固定式反光鏡結構的單電相機后,除了對焦性能要優于一般單電相機外,在連拍方面也少了限制,半透反光鏡不需往返運動,連拍速度只取決于快門的運作反應。這是索尼A77能輕易達到12張/秒連拍性能的秘密。佳能1DX將連拍速度提高到12張/秒是個了不起的事情,對于具備反光板的相機來說,機械結構高速運動所需要的技術投入更大,且對元器件的抗磨損要求更高。佳能1DX在抬起反光板的情況下,連拍速度可以達到14張/秒,這一點可以說明反光板結構是連拍性能的最大瓶頸,與索尼A77不同的是,因為沒有半透反光鏡來使用對焦模塊,所以佳能1DX在14張/秒連拍速度下是不能快速對焦的。
連拍性能對于職業攝影師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硬指標,尤其是生態和體育攝影師,高速連拍可以更輕易捕捉到滿意的照片,因此,這類極限高速連拍性能也只出現在這類頂級單反相機身上,適逢今年的奧運會,各廠在頂級單反相機上的推新都不遺余力,為的是能在奧運會前將新品推向市場。
五、
伴隨著佳能1DX和尼康D4這樣的頂級單反發布,單反相機的終極對焦性能又上一個臺階,作為主流單反相機的兩家大廠,佳能和尼康都具有領先于其他對手的實力,在最高級別的新品上展示了相當的實力,而兩家都在對焦性能上有所提升。
佳能1D X的對焦系統以及測光系統都采用了全新的設計。對焦系統升級為61點高密度網陣列自動對焦,5個f/2.8雙十字對焦點、20個f/4十字對焦點、21個f/5.6十字對焦點。這個新穎的對焦系統可以說是佳能EOS單反相機中最為強大的一個新型系統,新型自動對焦系統是活用“61點高密度網狀陣列自動對焦感應器”、“10萬像素RGB測光感應器”的基礎上,輔以“自動對焦補償、光源檢測感應器”、“搖攝檢測、陀螺儀感應器”,利用共4種感應器的數據進行對焦的系統。在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時,能夠有效檢測被攝體、場景信息,大幅提高自動對焦的捕捉力和追蹤能力。
佳能EOS-1D X的可自動對焦亮度范圍是-2EV到18EV。比起EOS-1D Mark IV的-1EV到18EV范圍,實現在更暗的-2EV條件下的自動對焦。這是自動對焦感應器像素構造改良的結果。即使是人類肉眼,在-2EV的亮度下,能見度也十分有限。配合新提升的最高ISO204800,在極微弱的光線下,對焦性能也可以起到部分的作用。
尼康方面沒有在對焦點數量上作文章,但仍有提高對焦性能,在弱光下的對焦性能有所提升,并且支持在最大光圈為F8時的自動對焦,這是為了方便使用長焦鏡頭外接增距鏡時使用。
兩家主要的單反生產商都在頂級產品上升級了對焦系統,這使得職業攝影師在使用時更加從容,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這些技術元素并非都用得上,但是在頂級產品上推出,則有望技術下放至更親民的級別產品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