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面板廠商的6代線折舊紛紛進入尾聲,并且更多8代線、10代線新產能開出加入市場戰局,在廠商積極降價驅動下,55寸、甚至60寸以上之超大尺寸面板市場的發展腳步正在加快。針對超大尺寸面板的成本結構,市場研究機構NPD DisplaySearch提出,如果以6代線、10代線分別用于生產60寸、65寸、70寸面板進行比較,以10代線生產60寸面板之總成本最低,并且以平均每寸現金成本來看,也以60寸面板勝出。
不過,如果以折舊結束的6代線來產出65寸面板,其實將會比折舊尚未結束的產線所生產的60寸面板,更具成本效益。這也是目前許多擁有6代線的臺灣面板廠與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如友達、奇美電子、京東方、中電熊貓等等均選擇開發65寸面板之原因。
根據NPD DisplaySearch定義,這次調查系以10代線(2880x3130mm)切割60寸面板8片,6代線(1500x1850mm)切割65寸面板2片,10代線(2880x3130mm)切割70寸面板6片等等經濟切割進行每片面板之總成本、現金成本,以及平均每寸現金成本等等加以比較。
其中,以10代線生產的60寸面板每片總成本為773美元,以6代線生產的65寸面板平均每片總成本為1053美元,而以10代線生產的70寸面板平均每片總成本為1150美元。從這個角度來看,60寸面板似乎比65寸面板更有競爭力,因為65寸面板和70寸面板價差很小。
如果假設都扣除折舊成本、而僅計算現金成本,則依照上述切割所生產的60寸、65寸和70寸面板之現金成本,將分別為603美元、723美元、879美元,如此看來,則沒有某個尺寸別具現金成本優勢。但若以平均每寸現金成本來看,60寸面板平均每寸現金成本為10美元、65寸面板平均每寸現金成本為11美元、70寸平均每寸現金成本13美元,這樣又以60寸勝出。
但若扣除折舊成本,則以6代線生產的65寸面板,其整體成本將會是871美元,但以10代線生產的60寸面板成本則因還需計算折舊成本、預估總成本將維持773美元。這樣的價差可能會激勵消費者選擇65寸產品、而放棄60寸產品。
盡管超大尺寸面板市場未來成長力道可望增強,NPD DisplaySearch強調,由于這些超大尺寸面板并不在同樣的世代產在線生產,因此,比較這些面板產品的成本結構就顯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