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井一夫接手索尼并不意外,外界關注的是他將如何收拾這一堆“爛攤子”。
2月1日,索尼正式對外發(fā)布消息:任命平井一夫為總裁兼CEO,原公司總裁兼CEO斯金格將出任公司董事會主席。
索尼在聲明中稱,平井一夫將于今年4月1日履新。斯金格在升任董事會主席前仍將繼續(xù)任索尼公司董事長一職,新任命將在今年6月的索尼股東大會后的董事會上批準通過后生效。
對于平井一夫的接班,索尼(中國)公關部總監(jiān)姜京源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語氣淡定:“盡管我也是從公開渠道得知這一消息的,但實際上,我們毫不驚訝。”
隨著平井一夫的上任,人事傳聞得以平息,而另一個更大疑問又顯現出來:進入“平井時代”的索尼能否力挽狂瀾,重回昔日巔峰?畢竟,這個曾經廣受推崇的“電子制造巨頭”已經遭受了多年的虧損。2011財年,索尼預計凈虧損將達到2200億日元(約合29億美元)。
29億美元巨虧
在宣布換帥后的次日,索尼發(fā)布了2011財年第三季度報告,成績堪憂。
2011財年第三季度與上年同期相比,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7.4%,為18,229億日元(233.7億美元),索尼稱主要原因是受到泰國洪水、發(fā)達國家市場環(huán)境惡化和匯率負面影響;營業(yè)利潤方面,第三財季虧損917億日元(1.176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營業(yè)利潤為1,375億日元,其主要原因是關聯公司收益大幅減少,銷售成本增加,銷售收入大幅減少造成利潤下降。同時,索尼公司還下調對2011財年全年業(yè)績的預測。
索尼股價也急劇縮水。過去一年中,索尼股價縮水近48%;過去5年中,索尼股價已縮水近62%。由于日元走強、日本地震和泰國洪水導致工廠減產,索尼乃至眾多的日本企業(yè)一直面臨嚴峻的外部困境。
但是究其根本,還是在于自身方面—以索尼為代表的日本老牌家電企業(yè)漸顯老態(tài)。“機構臃腫,總部權力過于集中。即使面對廣闊的中國市場,索尼的中國公司很多權力也被總部控制,直接導致對市場反應遲鈍。與三星相比,索尼像是一位七八十歲的老人,毫無銳氣可言。”一位資深業(yè)內人士評述說。
近三財年的財務狀況,索尼都不好看。索尼預計,2011年財年虧損29億美元,其中電視機業(yè)務虧損就高達23億美元。
由于液晶面板業(yè)務虧損,在2011年底,索尼與三星達成協議,將所持液晶面板合資企業(yè)S-LCD的近50%股份出售給三星。同時,它把多家海外電視機工廠出售,把電視機制造外包給鴻海集團等代工企業(yè)。但是,穆迪上個月將索尼的評級下調,惠譽也在12月下調了索尼的評級,兩家公司都指出實現電視機業(yè)務扭虧存在難度。
與競爭對手相比,索尼“墨守成規(guī),不思進取”。“索尼是3D電視和OLED電視的發(fā)明者,可是三星卻在3D電視、OLED電視上現已超越了索尼。”著名家電觀察家劉步塵說。
對于索尼在電視業(yè)務的不斷萎縮,京東方副總裁張宇對記者說:“這或許和索尼不具備完整的產業(yè)鏈有關,在上游面板產業(yè)鏈上,索尼沒有任何優(yōu)勢。”但是作為同行的創(chuàng)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卻有不同看法:“ 日元升值40%,而索尼在電視業(yè)務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三星,卻是韓元貶值30%,為了維持市場份額,索尼只有降價,而大幅降價必然導致虧損,而這樣的虧損是降低成本無法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