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消費者都想買到適合自己的智能電視機,但是也不排除部分消費者購買到不好的產品、假的產品,上當受騙。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最可能發生的“購買智能電視上當受騙事件”。
目前,在市場上有一類功能和智能電視很相似,但是不是智能電視的產品。這就是網絡電視。網絡電視的售價通常更低,不能隨意擴展功能,系統計算能力和外周設備兼容能力都非常低。屬于已經逐漸被淘汰的產品。
但是,有些消費者在購買智能電視的時候,可能覺得只能產品價格過高。這時候就會有銷售員這般介紹:“這個產品也可以上網、也具有某某某功能,和那個智能電視差不多,但是更便宜”。這種介紹下的產品往往就是“網絡電視”。
銷售人員抓住消費者圖便宜的心理,銷售網絡電視,冒充智能電視已經不是秘密。智能電視功能隨妙,但是價格也不低。智能電視的價格往往高于同類非智能產品一個門檻,大約500-1000元左右——這對于現在已經價格較低的平板彩電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尤其對于資金緊張的消費者,必然是一個值得深思熟慮的價格空間。
但是,網絡電視由于平臺成熟、有面臨淘汰,因此價格都會比較低。不過,因為網路電視即將被淘汰,消費者購買了網絡電視首先就會面臨缺乏必要的軟硬件和內容服務支持的困境。未來,無論是網絡企業、內容企業,還是彩電企業建設的后期應用支持平臺,都是面向智能電視的。網絡電視在失去后期支持之后,網絡電視已經于普通電視機區別不大,購買價值不高。
因此,消費者購買智能電視就必須區分什么是智能電視,什么是網絡電視。智能電視一定有CPU、操作系統、可以無限自由安裝軟件。網絡電視只是能上網,具備少量軟件擴展功能的產品。購買智能電視躲開廉價萬羅電視陷阱,是最基本的選購常識之一。
總結:
以上談了很多智能電視的內容。但是消費者就一定要購買智能電視嗎?也不一定。有句話叫做夠用就好。如果現在不適用智能功能,卻還偏偏在這上面投資,那么最后肯定是會虧的。即便購買了非智能電視,也不意味著以后不可以享受智能電視的便捷:因為,什么時候要用智能電視了,可以采購一臺智能機頂盒——這就等于有了智能電視。所以,消費者消費智能電視,應當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處置,不需要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