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數字標牌行業,處于轉型的關鍵期,無論是廠商定位還是市場需求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而這些變化直接導致了整個數字標牌市場格局的變革。
在數字標牌領域,大屏顯示廠商絕對是后來居上的典型代表,這種上位跡象從2011年就開始展現出來,在2012年趨于明朗化,而到了2013年,大屏顯示廠商則開始“宣示主權”, 完成了由“搶灘者”到“引領者”的角色轉換。
如,三星電子大中華區商用事業部副總裁李建民在接受相關采訪時就曾明確表示,數字標牌業務在中國正日趨成熟,每年約有130萬到140萬臺,如果三星數字標牌業務能夠在2013年達到預期的10萬臺,那么三星將成為國內這一藍海的第一名。
經過了2012年的磨合期,大屏顯示廠商對數字標牌市場展現出了巨大的掌控熱情,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資本。在國內數字標牌市場,雖然傳統廠商的數量不少,但并沒有真正的行業巨頭出現,在生產規模、資金實力、研發能力上都無法與三星、LG、NEC等顯示巨頭相比,這也正是大屏顯示廠商能夠迅速上位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過,這也正是大屏顯示出廠商的日漸強勢,導致了數字標牌“獨立王國”的瓦解,將其正式歸入了商用顯示陣營,有利于終結數字標牌行業各相關廠商的獨立作業,強化產業的一致性,不僅有助于廠商對數字標牌產業的凝聚力,更能聚焦更深層的應用,進而促使數字標牌產業的規模化。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數字標牌行業規范化的發展,將加速通用設別市場寡頭的形成,在未來的市場中,硬件設備或將成為少數巨頭的專屬,而其他實力較弱的廠商,如果想要在這個市場中分得一杯羹,綜合化的服務將成為唯一的途徑。
為了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在2013年的數字標牌市場,產品集成化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如,數字標牌技術與商用電視結合,數字標牌網絡與視頻監控網絡結合等。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是數字標牌普及應用的必然,對廠商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
與單純的數字標牌產品相比,集成化產品的功能更加豐富,不再局限于信息發布平臺的定位,而與功能豐富相對性的是,技術含量的提升。這也就意味著,對于廠商而言,集成化發展并不是一道大眾菜。
就目前而言,集成化產品的“出身”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實力雄厚的行業巨頭傾力打造,如LG推出的商用電視和數字標牌技術結合智能廣告發布系統LN549E;另一種是不同行業的實力廠商的強強聯手,如,建碁與安訊士聯手推出了融合了數字標牌和網絡監控的綜合化的解決方案DS2。從中不難看出,無論是單打獨斗還是聯手合作,實力雄厚都是必備前提,這無疑賦予了大廠商們“圈地”和“抱團”的特權,從而加速行業壟斷巨頭的出現。
一直以來,支持數字標牌市場規模迅速擴張的主要動力是龐大的廠商數量,而就整個市場而言,品牌集中度并不高,據奧維咨詢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數字標牌行業TOP5品牌整體銷量占比僅為23.6%,而高達76.4%的市場份額則被諸多廠商“見者有份”的瓜分。
不可否認,這種百花齊放的局面,在數字標牌行業發展初期,對整個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張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發展到今天,這種離散化的發展模式卻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應用市場的進一步拓展——每一個行業都有自身的供應鏈,服務商、供應商一應俱全,形成了一個個獨立的“小王國”,頗有自給自足的氛圍。不過,如今,這種平衡局面的已經被入局廠商增多、固有市場趨于飽和打破。行業洗牌不可避免。
有專家分析認為,產品集成化的發展將提升數字標牌的實用價值,進而刺激其應用范圍的進一步拓寬。對于廠商而言,誰擁有了集成化的能力,也就是擁有了市場進一步拓展的優先權,可以說,產品集成化將成為了行業洗牌及行業巨頭形成的重要催化劑。
在當前的數字標牌市場,雖然諸多的廠商已經開始意識到了軟件服務的重要性,但是,真正統治市場的仍是傳統硬件。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當前的數字標牌細分安裝市場,硬件廠商的硬件銷售額市場占比高達58%,軟件銷售額市場占比為10%,而內容僅占5%。
一直以來,數字標牌的銷售中,硬件都是主要的盈利點,軟件和內容一般是附送的角色——軟件主要以與硬件打包的方式銷售,內容服務主要是由用戶尋找內容商來做或硬件廠商免費提供。這就直接造成了數字標牌硬件設備的強勢地位。
不過,隨著硬件設備技術發展的不斷完善,這種極端的產業鏈模式已經受到了挑戰,同質化現象的日益嚴重在不斷壓縮硬件設備的利潤,在以規模著稱的大屏顯示廠商成功搶灘后,越發明顯。以2013年的數字標牌市場為例,硬件設備以85%的市場份額達到了37.3億元的銷售額,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軟件和內容的合計占比僅為15%,銷售額卻也達到了6.6億元。毫無疑問,與價格已經透明的硬件設備相比,軟件和內容服務增長空間更大。
大屏顯示廠商、IT廠商的加入,在推動數字標牌行業的生產規模在迅速擴張的同時,也使得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對于廠商而言,要想在這一市場持續生存下去,規模化或專業化二者必有其一,而大的生產規模需要雄厚的資金及強大的銷售渠道支撐,這顯然是少數行業巨頭專屬,大多數的廠商要想發力,只能從內容和服務下手。
高利潤,是數字標牌行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顯著標簽,也是諸多大屏顯示廠商、IT廠商不遺余力搶灘的原動力。如今,隨著整個行業的規模化發展,硬件設備的價格越來越透明,如果想繼續維持高利潤,就需要更多的技術創新,這顯然不是一個大眾化的模式。軟件及內容服務則不同,它們的定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廠商的特色化創新和營銷包裝,定價空間相對自由。
由于軟件內容的價值要因人而異,因此,很難產生顛覆性的創新,因此,在未來的數字標牌市場,硬件設備仍會是廠商體現技術實力的招牌,而軟件內容則會使真正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