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寶利通:市場巨頭地位遭遇挑戰
近兩年來,在視頻會議市場,中國廠商開始嶄露頭角,在2014年,甚至開始有了與傳統強勢外資品牌,如思科、寶利通,一爭高下的姿態。
據IDC數據統計顯示,在2014年,與第一季相比,思科第二季度的產品銷量降低了2.4%,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下降了15%,緊隨其后的寶利通,與第一季度相比,二季度銷量雖然上升了6.7%,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下降了6.2%,與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第二季度的視頻會議產品銷量比第一季度上升了19%,比去年同期上漲了8.6%。同時,據IDC的市場調研預測,2018年視頻會議和遠程呈現設備的全球銷售額將為19.97億美元,與2014年的19.87億美元相比,幾乎沒有增長。
這也就意味著,在市場規模總體增長有限的情況下,業內廠商的市場份額變化無疑是此消彼長,市場競爭更加慘烈。中國視頻會議企業的日漸強勢,已經對一直稱霸的外資品牌造成了明顯的沖擊。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在2014年,思科、寶利通也是動作頻頻,積極引領行業的全新潮流。比如,思科推出了4K級的網真產品®IX5000系列,采用了由三個4K攝像頭組成的獨特組合,可同時查看多個演示源,并可將其置于三個70英寸屏幕中的任意一個,可為6至18人提供沉浸式的視頻體驗;寶利通則發力云視頻會議,推出了云跨界平臺及云媒體解決方案,其中,云跨界平臺可幫助企業實現B2B,B2C乃至B2A的跨界應用和普及,云媒體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通過全媒體、嵌入式的方式和關鍵技術,將各方面資源整合,使企業和組織的知識管理得到最大化發揮。
然而,在他們努力的同時,不僅中國企業在力爭上游,更有IT巨頭的積極發力,比如,谷歌就在2014年為其迷你電腦產品Chromebox PC加入了視頻會議系統,主要針對企業級用戶,主打經濟牌,市場售價999美元,與思科、寶利通動輒數千美元的視頻會議產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視頻會議領域,思科、寶利通一直堅持高端路線,產品推廣也一直奉行的是品質最優,價格其次,但是,隨著視頻會議技術的多元化以及應用的大眾化,實用性價比已經成為了影響用戶選購的關鍵所在。在這一層面,無論是以華為、中興、科達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還是積極搶灘的國際IT巨頭,如谷歌、微軟,都有著突出的優勢。面對這樣的市場局勢,歷來強勢的思科、寶利通要如何應對?這或許成為2015年視頻會議市場的一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