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被認為是4K投影的規;。但是,實際市場答卷卻很不理想——千呼萬喚的4K依然是小眾中的小眾。這種局面在2018年大概率還會繼續。
對于一個電子產品,他的規模取決于必要性和成本兩大因素。從投影市場的主體,教育和商用市場看,4K的價值非常有限。這個市場,雖然交互平板已經是4K產品,但是,那是因為液晶顯示技術,在大尺寸上4K和2K成本差異已經接近于零。而對于投影而言,4K技術顯然還是一個“強成本因素”。
家用市場,被認為是4K投影機最應該發力的市場。2017年下半年亦有部分2萬元以下價格的產品問世。但是,這些產品普遍采用汞燈技術:因為引入激光光源,2萬元的價格是難以實現的。然而,在同樣2萬元價位上,消費者可以選擇80英寸的液晶電視、100英寸的激光電視;在更便宜的價位上,消費者更可以選擇1080p的家用投影機,甚至選擇3000元不到的1080p智能微投……廉價的選擇很多,同等價位具有特定價值優勢的競爭者很強悍,這讓家用4K市場也難“大規模增長”。
對此,業內已經意識到“4K家投不在點上”的:年底明基首推9999元廉價4K(不計算那條昂貴的HDMI線纜,實際價格只有8611元),大舉刷新了4K產品價格線。從2016到2017年,4K家投最低價格壓縮超過7成——可見,價格定位在行業企業心目中的地位。
在投影產業公認的高端應用中,工程投影和數字電影放映機市場,4K也有瓶頸:工程應用雖然不差錢,但首要的投資方向是亮度。而4K帶來的高成本和高售價,對實際效果體驗的提升并不顯著。即便是數字電影市場,更多的客戶也在等待更廉價的4K方案。另一方面,這些高端市場激光產品的普及,亦搶占了絕大多數客戶“升級產品的資源”。
總之,4K產品在2017年已經大步走來,但是4K市場卻徘徊不動。能否配備激光技術,決定了4K產品能否真正代表高端;能不能降低成本,決定了消費者是不是愿意買單。而“激光+4K”必然面臨雙重成本增加的考驗。即便是2018年,即便有萬元4K家投,DLp470te和DLp470TP這樣面向低端市場的DLP投影方案,這一問題恐怕亦難以根本解決。
尤其是對于DLp470TP這種面向微投的、最高1500流明的4K芯片與方案,與今天微投產品2000-3500元的主流價位不是一般的遠。2017年DLp470TP芯的4K微投出現是大概率事件,熱銷則是極小概率事件。
所以,4K依然會是少數人的市場。但是,鑒于4K產品的市場基數非常低,這類產品獲得100%、200%以上的增幅并不困難,4K標準的產品增加一倍,甚至出現4K微投也都很容易。但是,4K投影高增漲率之下依然會是低總量格局,甚至這趨勢可能保持到2019年,除非產業鏈能夠提供出“打對折的產品經濟性+激光化”的雙重價值升級。
整體上,2018年的投影產業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格局。家用和工程是發展的關鍵,教育市場趨于穩定、商用市場又遇猛虎,新興需求開拓,種種創新都面臨技術突破和成本控制的雙重挑戰,這個市場格局顯示出一定的“混沌”形態。不過,如果廠商能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不同細分市場透徹研究其發展規律,因地制宜的制定發展策略,2018年依然是一個投影產業大有作為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