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對于競爭激烈的彩電行業來說,是不凡的一年,也是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年,市場上不僅有各種新技術的涌現,也有諸多新秀品牌的加入,而新老品牌的激烈競爭,使得整個彩電市場相比往年也要顯得更為熱鬧和刺激。
各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最大亮點就是帶動了彩電產業的加速升級,特別是在硬件方面、應用方面和新產品方面,讓用戶體驗到了電視不僅僅是電視,更是家庭的娛樂中心。
那么在2019年,經過一年時間的發展,彩電行業到底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哪些方面能成為2019年彩電行業的核心關鍵詞呢?我們不妨用簡潔明了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回顧一下。對于電視行業從業者而言,這篇文章應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19年,可以說是AIoT和5G時代爆發的一年,行業頭部玩家們不約而同地認為智能大屏是智慧家庭的核心入口,也是下一波風口所在。多款強交互性的智慧屏產品也進入市場,試圖搶奪5G物聯網時代的家庭終端入口。
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屏?我們知道真正的智慧屏往往并不滿足以往的“機體與人”之間的信息轉達和呈現。簡單來講,就是“交互,聯通,整合”。
智慧屏的價值就是推動電視從單一的“視聽”向多元的“場景”轉變,包括視聽場景、交互場景、智聯場景、家居場景等等。讓年輕一代消費者群體通過電視實現語音交互、家庭物聯網控制中心、多方社交等等功能。
讓電視具有“社交功能”,在人們社交互動需求愈發強烈的今天,無疑是這一代智慧屏成熟進化所在。我們以創維社交智慧屏H90為例,來說說社交智慧屏的魅力所在。
據了解,創維H90音畫旗艦智慧屏,不僅能夠擁有傳統電視的一切功能,更可以滿足你的社交需求,還是連接整個家庭智能設備的中樞,是一個維系信息、控制信息的中心,讓親情增溫,也讓“智慧”進入各家各戶!
創維H90新增了一個 “SKY-EYE”天目攝像頭,這是創維線上首款帶攝像頭交互產品。它內置海思智能芯片和CMOS影像傳感器,保障攝像頭在影像傳輸和處理方面擁有絕佳性能。使用創維H90內置與騰訊聯合打造的“親友圈”功能,綁定手機QQ,就可以通過SKY-EYE天目攝像頭與親友進行免費大屏視頻通話,與家人、朋友的聯絡不必再拘泥于一塊小小的手機屏幕,享受大屏幕與親人互動的樂趣。
除了家庭社交之外,創維H90同樣在個人社交優勢也很突出。用戶可以用天目攝像頭在家拍攝高清短視頻,然后在上傳微信等媒體,滿足用戶娛樂、分享的社交需求。此外,還可以使用來拍全家福或自拍,它自帶美顏功效,拍完照,用戶只需要掃碼已生成二維碼便可獲得照片,馬上配文,就能分享到朋友圈。
可以說,社交智慧屏,依靠物聯網技術搭載起來的開放式全生態AI平臺,滿足了用戶對電視的社交、娛樂、家電操控等功能需求,讓電視與用戶實現溫度的溝通、交互,電視成為了用戶家庭中心的智能生活管家,也把智慧屏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電視的形態也隨著新型技術的成熟變得充滿想象。
全場景AI電視是TCL推出的全新一代電視,也成為了2019年的一大熱門關鍵詞。全場景AI以人工智能為核心,以用戶日常起居生活為中心,圍繞用戶一天的衣,食,住,行等需求做出24小時全天候的服務響應,從而實現智慧家庭生活的“全場景陪伴”。
回到家之后,無需遙控器,就能通過一句話進入回家的生活場景,盡享舒適便利。當然,作為最基本的影音體驗,它也為我們呈現出了震撼的視聽享受,給你前所未有的身臨其境體驗。未來已來,全場景AI電視,聰明更懂你!
所謂全場景AI電視,也就是這款電視實現了:全時AI音箱、全屋AI物聯、全員AI推薦、全能AI音畫,顛覆你對傳統電視的看法,帶給你更加智能方便的生活。
全時無休的免遙控AI即時喚醒,能對你的口令即刻響應,不論電視是亮屏還是關屏的狀態下,只要你一聲令下,即可隨時為你服務。
全屋AI物聯可以將你的聲音變成全屋的開關,大至冰箱、空調、洗衣機,小到臺燈、插座都可以通過聲音控制。
全員AI推薦能夠通過人像識別,實現真正的全員個性化推薦,打開電視就是你想看的,不用費心調臺,讓電視投你所好。
全能AI音畫功能,通過對畫面進行場景分析和場景識別,實現AI影像增強技術,讓你獲得更好的視覺感受。
現如今,人工智能已經逐漸成為電視的標配,但并不是所有打著人工智能標簽的電視都是足夠智能的。目前TCL在人工智能電視領域已經明顯走到了行業的前列,全新定義人工智能電視。
早在五年前就已被業內視為下一代顯示主流技術的OLED,直到今年才正式從市場運作層面展示出其“全面取代液晶電視”的“意圖”。據IHS的市場調研,OLED目前幾乎已占據全球高端彩電市場份額的50%。隨著今年8月OLED面板廣州工廠的量產,此前OLED面板供應“供不應求”局面或被扭轉。
今年上半年,OLED陣營與產業鏈動作不斷。海信發布其在國內首款OLED電視 A8,正式加入OLED陣營;LG Display牽頭召開OLED大會,宣布三季度廣東OLED廠投產;京東組成OLED電視聯盟,上線京東OLED官方旗艦店;LG Display證實將在明年開始量產4K OLED電視面板,推動OLED普及;Samsung Display開始大規模投資大型電視量子點OLED面板(QD-OLED)。
10月份,三星宣布了 13.1萬億韓元(約110億美元)的 QD-OLED電視面板的研發與生產計劃。到 2025年,三星計劃在韓國建立兩條 QD-OLED生產線,首條產線將于 2021年開始投產。三星曾經是小尺寸OLED產品長達十年的壟斷者,也是目前全球OLED面板企業唯一一個“大規模賺錢”的品牌。
11月份,位于長沙的全球首條8.6代OLED面板生產線項目舉行了開工儀式,并開始施工建設。這是國內面板后來居上的第三巨頭惠科的最新項目。此前,惠科已經建設了四座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作為一個初具規模的面板企業,爭取在新的大尺寸顯示技術上建立功業是必然的事情。
大尺寸OLED在2019年成為行業的核心“關注點”并不意外。行業專家指出,2019年傳統液晶顯示產品進一步“過剩”、小尺寸OLED產品也已經進入“放量過剩”階段。這導致,行業的技術競爭最高點,向新目標轉移。
行業人士預計,未來3年,一場大規模的大尺寸OLED面板投資風暴已經在路上。中日韓的OLED競賽也將進入嶄新階段。
5G作為年度科技熱詞,已逐步開始進入到生活的各個領域,5G帶來最直觀的感受是數據傳輸速率加快,5G網絡具備大帶寬、低時延、超大連接的特性,可以同時鏈接千億個設備,是目前全球最快的網絡,將快速迭代掉4G,為智慧生活注入新活力,驅動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如果說4G改變生活,那么5G改變的將是社會。5G使移動通信技術突破人與人、人與信息的連接,延伸成為萬物互聯,對社會經濟、生活帶來革命性的影響。它將與超高清視頻、VR/AR、物聯網、智能制造等產生深度融合,為各行各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當然也包括激光顯示產業。
此前激光顯示主要依靠技術創新來驅動,未來必然增加“5G場景、5G內容”的新引擎。行業專家認為,這是一個嶄新的“質變”因子,一定會帶來激光顯示更為燦爛的明天。
一方面,5G開啟了以“智慧互聯”為核心的全場景智慧體驗,電視大屏成了家庭的影音娛樂中心,更是信息共享中心、控制管理中心等,尺寸顯得尤為重要,如激光電視。激光電視實現百寸大屏提供更大視野、豐富內容的同時,在觀看體驗層面也為人們提供了較為享受、健康護眼的生活方式。而激光顯示技術,正是實現大屏的最優技術路線。
另一方面,穿戴大屏也是5G為激光顯示所帶來的機遇,小尺寸、高效率、電池驅動、長航時、虛擬大屏等特點是激光顯示技術的特色優勢,在未來顯示領域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例如,未來基于激光顯示技術的智能眼鏡將有望做到與普通眼鏡無明顯外觀差異。
5G+激光顯示,一輪新的產業應用高潮正在滾滾而來。再創新面前,沒有紅海,只有不斷變得更寬廣的藍海。5G時代,隨著激光電視產品的進一步發展,相信激光電視將會為更多家庭帶來更好的大屏觀影體驗,成為新時代的換代首選。
對于電視操作系統來說,一直是一大硬傷,目前大部分電視產品都是基于谷歌安卓的“UI”定制版本。不過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的亮相,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
華為鴻蒙操作系統是基于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面向未來的操作系統。華為鴻蒙操作系統首次采用面向多終端的模塊化設計,可隨不同終端應用場景需求實現彈性部署,榮耀智慧屏所采用的華為鴻蒙操作系統就是根據智慧屏硬件設備能力,適配家庭特定應用場景的大屏版本。
得益于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的分布式架構,榮耀智慧屏打破單一物理設備硬件能力的局限,實現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比如,榮耀智慧屏和手機之間可以進行通話無縫切換,手機已有的通話,可以無縫切換到智慧屏,利用智慧屏的升降式攝像頭、更大的屏幕、遠場拾音的麥克風、以及效果更佳的揚聲器,繼續當前的交流,并能放下手機,解放雙手,讓對方看到更寬闊的場景。智慧屏的手機控屏功能,則是讓大屏利用了手機屏幕的觸控能力,解決了大屏輸入操作復雜的問題。
榮耀智慧屏也是一個能力不斷成長的大屏,它的能力會隨著華為鴻蒙操作系統技術和生態能力的加強而逐步進化,更加適應未來全場景智慧化生活,為用戶帶來更多可能。
可以說鴻蒙OS在彩電產品上的出色應用,打出了“中國彩電企業核心技術上從未有過的‘王炸’”,結合上游產業鏈在顯示面板上的突破,產業安全壁壘更為堅固,更將引領家用大屏的消費潮流升級到“計算+軟件”為主的新競爭階段。
有網友評價說,“鴻蒙”是華為給祖國70周年大慶最好的禮物,也是華為人面對美國圍追堵截的“四渡赤水出奇兵”。
鴻蒙也許并不完美,但是它的出現已經是一個新時代開啟的標志——不僅是彩電行業的競爭格局之變,更是整個IT、IOT,以至于民族尖端創新產業的“升級里程碑”:中國神話中,鴻蒙是宇宙的起點;民族復興大業中,鴻蒙也必然是一個新時代的標志。
5G通訊技術的到來,不僅帶來了更高的網絡帶寬和下載速度,也為彩電行業帶來了更多機會,對于8K大屏彩電來說,也是罕見的發展良機。
5G的超大寬帶、超低時延是8K普及和傳播的重要技術支撐,而8K的內容產品也解決了5G對內容流量的需求。在5G的推動下,8K超高清視頻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大屏8K產品能夠推動家庭視覺體驗升級,引領顯示行業進入5G+8K協同發展的全新時代。
2019世界移動大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現場設置了超高清互動體驗區,實現了8K超高清節目的5G傳輸。不久將來,5G+8K將成為影視內容制作轉播的重要選擇之一,推動8K超高清視頻產業加速發展。
彩電行業2019年正式進入8K普及元年,以三星為代表的電視廠商陸續推出8K電視產品,實現大規模量產。為規范8K技術標準,讓消費者選購8K電視時有據可依,中國電子商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會同三星、TCL共同發起《8K超高清顯示認證技術規范》升級。升級后的規范標準不僅更加嚴苛,色域從升級前的32提高到43,而且新增了HDMI2.1、HDR峰值亮度兩項指標。
消費升級大時代下,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5G+8K在改變人們觀看世界的方式,讓視覺體驗邁向全新時代的同時,也展現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在5G帶動下,8K影音娛樂、8K工業應用、8K融媒體平臺、8K智慧醫療等諸多領域正深度影響消費者生活。
隨著5G的全面到來,8K彩電也將正式起飛,而“5G+8K”的時代組合也將成為大勢所趨,未來人們將體驗到更加高效的生活,從而推動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2019年7月份,被行業期盼良久的海信“疊屏”電視隆重登場。這種產品的技術等級、效果水平力壓其之前的一切液晶電視,并媲美OLED產品,卻沒有OLED的低亮度、灼屏隱患,堪稱目前最完美的高端電視解決方案之一。
海信電視在國內彩電圈始終是“技術派”。從“信芯”、“龍芯IP的SOC”、“ULED”、“量子點”、“激光電視”到目前的“疊屏”,海信一直是彩電技術進步的“創新者、領導者”。
疊屏電視到底有啥奧妙?簡單說,就是采用“彩色屏+黑白屏”打造的液晶電視超級版,通過雙屏協同發力,實現了超高對比度、豐富色階和廣視角,讓液晶顯示技術產品重新挺立潮頭。
相關專家介紹,疊屏電視采用了上下兩塊面板的疊屏顯示方案,上層彩色屏專注色彩精控,忠實還原色彩,下層黑白屏專注精細調光,呈現高對比度和暗場細節。
不過,疊屏電視的核心不在于多了一層面板,最為關鍵的是海信獨有的疊屏控制算法,行業內首次用5顆芯片實現了背光層、控光層和圖像層高效協同控制,通過子像素級控光,把液晶電視的靜態對比度從此前的最高10000提升到10萬以上,讓電視充分呈現出自然界真實細膩的色彩和層次,達到觀星級顯示效果。
疊屏電視的問世,也讓OLED電視等市場新寵兒感到壓力。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音視頻國檢中心主任董桂官公布的檢測數據顯示:海信疊屏電視U9E的對比度達到150000:1,這一核心畫質指標遠遠超過OLED電視;同時,峰值亮度、色域覆蓋率和色彩準確性等關鍵畫質指標也超越了OLED電視的HDR認證要求。
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表示,疊屏電視上市是一個足可以讓中國人在顯示發展歷史上留名的大事件。海信疊屏電視的推出,一是讓液晶電視從此有了與激光電視、OLED相媲美的高端產品;二是帶動了彩電整機企業積極升級換代,共同研發推廣疊屏電視;三是化解了上游液晶面板企業產能過剩的風險。
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無論是海信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數據,還是來自第三方專業機構的對比評測,海信疊屏電視畫質水平均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海信用疊屏電視也再一次站在了全球彩電高質量發展的前沿。
在智能電視發展成熟的道路上,外觀設計也在積極融合當前時代的流行元素。當“全面屏”概念在手機行業掀起波瀾成為潮流時,電視行業也在經歷同樣一場屏幕“革命”。電視屏幕的“大”不再單純局限于尺寸,而是要在有限的屏幕尺寸內呈現出更大、更廣的視野。
全面屏電視的優勢首先就是屏占比更高,全面屏電視的屏占比要比普通電視高很多,觀看影視劇的視覺效果更好;其次是臨場感更強,高屏占比提高了大屏電視游戲體驗,給人身臨其境質感,在觀看歐美大片的時候,尤為明顯;還有就是顏值更高,相較普通電視,全面屏電視外觀更精致,更大氣,符合當下審美標準。
目前市場中的全面屏電視基本上是指“上左右”三面近乎無邊框,底部邊框仍然明顯,即使是借助最先進的封裝工藝技術,也只能做到無限縮小電視邊框,而不能真正讓“整個面全是屏幕”。即便這樣,全面屏電視依然能帶來相比普通電視更寬廣的視野范圍和更沉浸的感官體驗。
根據中怡康最新發布的《2018年國慶彩電市場報告》顯示,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全面屏電視的量份額就接近10%,遠超曲面電視和激光電視。幾乎所有電視品牌都推出過全面屏電視,外資如索尼、LG、三星,國產海信、創維、康佳、小米等,都在不遺余力地將全面屏作為產品特色,在內容同質、創新缺乏的彩電市場中,硬件差異化似乎成為電視廠商不謀而合的最好戰術。
顯然,2018年是全面屏電視爆發的初年,2019年全面屏電視在技術上更加完善,而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全面屏電視在未來也將成為主流,值得我們期待。
關鍵詞九:AI x IOT
電視行業的上一個風口是4K,今年的風口又是什么呢?筆者認為除了5G+8K之外,就是AI x IOT。AI與IoT都不是新鮮的概念,但從2017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都將這兩個詞匯放在了一起,AI x IoT并不在僅僅一句「小x小x,幫我放個節目」這樣的入門層面。
AI×IoT是指用戶需求、IoT設備能力以及AI能力,三者相互作用、深度融合。區別于AI+IoT對單個設備的簡單賦能,AI×IoT是AI與IoT進一步結合發展的方向。
而電視作為客廳經濟的入口,又是未來智能家居的第一窗口,TCL要想打造AI×IoT”生態為核心的“4T”戰略,彩電也是其核心產品線之一。
在TCL的AI×IoT賽道上,它所推出的4T場景化產品矩陣涵蓋了從智能硬件產品到IoT解決方案,T-home、T-life側重于產品,T-Lodge和T-Park則針對于解決方案。以產品為例,除了智能電視以及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產品外,TCL還針對用戶需求新開發了智能牙刷,美容儀,美妝鏡、智能耳機等產品,將用戶在AI×IoT生活中的所有場景一一進行了覆蓋和串聯。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TCL的AI×IoT賽道上,前者是高度,后者是格局。
高度從重組開始。當TCL控股揭牌后,產業思路進一步聚焦,AI×IoT成為堅定不移的綱領性方向,意味著TCL控股向高科技產業集團的轉型之路走向了實質,距離董事長李東生所說的“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又更近了一步。
而格局則從賦能開始。當AI(人工智能)與IoT(物聯網)成為顯學,成為互聯網公司言必稱的內容之后,因為藍圖與制造實力之間的巨大落差,導致大部分產品都只能是停留在紙面上的“PPT產品”。
反觀TCL,它是中國唯一擁有顯示面板、模組、整機制造的上下游全產業鏈一體化的科技企業,當AI x IoT上升為公司戰略后,所凸顯出的強大競爭優勢讓其在科技創造力和品牌影響力這兩項上同時領跑行業,并反向賦能給互聯網公司,幫助其將PPT上的構想落地成真正可售賣的產品。
從長遠來看,具備著從藍圖到產品全產業鏈實力的TCL,在AI×IoT賽道上,幫助產業夯實基礎,也許還會有更多的賦能動作,而這勢必會成為TCL在未來不可取的的核心競爭力。
在AI和IoT的時代,產品體現為硬件+軟件+萬物互聯+各種場景的融合,滿足用戶的多樣化、智能化場景需求。TCL已經打造了包括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安防、健康、數碼等多個品類的智能化戰略,實現未來智能戰略指日可待。
十多年前,液晶電視迅速替代CRT(彩色顯像管)電視,成為彩電市場的主導產品。如今,產品更迭大戰再次上演,顯示屏隨著新型顯示材料和顯示技術的應用,逐漸走向多元化。
目前,市場上已經形成OLED、QLED、激光等多項顯示技術。其中,OLED陣營主要以創維、索尼、長虹、LG等廠商為主;QLED陣營以三星、TCL為主;激光電視陣營則以海信為主。
但是,從目前市場得表現來看,QLED無論是從市場銷量、份額還是增速上,表現都優于OLED 以及激光電視,QLED電視逐漸成為高端電視市場中最主流的技術。
為什么說QLED是主流技術呢?從原理來看,QLED不是反射是的顯示技術,它與OLED、LED等顯示技術不同,它不會直接發出我們所看到的顏色,而是將LED背后的背光源進行分散,相當于在一塊LED面板上充當了過濾器的功能,通過在LED上增加一層量子點薄膜,使光線可以轉換為柔和的色溫,在亮度和色彩度都有明顯提升的同時,對人的眼睛傷害較小。
而且,相較于OLED的有機材料, QLED主要由無機材料組成,光穩定性比有機材料要好,使用壽命更長,具備色域高、色彩容量高、色度純、色彩久的特點,在畫質上要強于OLED屏幕。
隨著技術的日漸成熟,彩電市場加速發展,QLED電視在顯示技術領域具有巨大的優勢,其不僅推彩電產品向高端化方向發展,也奠定了其在高端大屏領域的決定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