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數據庫、云服務、編程語言……”你沒看錯,這不是“微軟”“IBM”,而是中國企業“華為”!——搭建四平八穩的“全核心技術、國內大循環”“物聯網”產業技術平臺體系,已經成為華為的“這一站”!
AIOT到底需要什么技術支持
一輛200節的重載貨車,只要中間一個車輪脫軌、一個車廂斷鉤,整條重載鐵路大動脈就會被迫停工!”
這種現象就是典型的木桶理論——木桶能裝多少水由最短板決定。AIOT物聯網時代的技術也不會有所例外。目前,美國作為全球信息技術的優勢競爭者,動輒動用國家安全名義粗暴干涉其他國別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行為,讓“信息產業安全”問題在AIOT時代更為“突出”。
AIOT大致由云、網、端三個層次構成,技術涉及最基礎的芯片、OS、數據庫、通訊協議等‘大組件’,也涉及射頻發射天線或者通用編程語言、指令集、獨立特種計算內核等‘小部件’。”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部件,只要一個關鍵節點被卡住,這個產業鏈就會“大大陷入被動”。
因此,華為推出海思,以及在海思芯片能力之上拓展開來的一系列“芯”設計能力;推出了鴻蒙微內核OS,全面適配泛智慧終端產品應用;華為推出了gaussdb數據庫、 " 倉頡 " ( char ) 編程語言、HMS 生態、方舟編譯器、HiLink連接協議……這些組件,共同構成從方案到平臺,再到終端的華為“智慧生態AIOT”核心自主技術鏈條。
老老實實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術AIOT鏈條的企業并不多。”這使得華為智慧物聯產業的優勢日益凸顯,也代表了華為體系發展的下一步:廣開生態之門、做萬物互聯的“保姆”。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華為開源戰略的正式確立,華為在物聯網上做的事情,就如同馬云在“淘寶”上為電商時代做的事情:馬云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任正非讓天下沒有難連接的智慧場景和設備。
搭好技術平臺后,開門迎客是第二步
2020年9月10日,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Together)上,HarmonyOS 2.0、EMUI 11、HMS、HUAWEI HiLink、HUAWEI Research等一系列創新平臺再次升級。其中,鴻蒙開源成為重中之重。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IO、IoT事業部總裁張小懿透露,目前美的已有超過15款搭載鴻蒙系統的家電產品,將在今年雙十一前推向市場,真正賣起來。這將是華為自己的鴻蒙彩電之后,鴻蒙系統迎來的第一個“重量級”外部支持。同時,小家電巨頭九陽和廚電巨頭老板電器也將很快發布搭載鴻蒙OS的家電產品。傳統白電大佬們與科技巨頭華為的攜手,必然會呈現出行業示范性作用。
物聯網時代的核心是互聯生態——而生態生存的本質就是‘規模’!”美的的白電+華為智慧終端,這個體系的龐大程度足以形成“市場虹吸效應”:因此,接下來是誰,將是華為開源、開門迎客后的真正“大問題”。且這個問題的最大懸念,現在是“彩電”!
彩電被譽為是未來家庭AIOT智慧終端系列產品中,“中樞控制”節點的最可能候選者。這就如同手機會成為AIOT通用遙控器一樣,非常重要。而緊靠華為自己推出的彩電智慧屏系列產品,在規模上顯然“不夠”強大。
大力進軍AIOT產業也是彩電巨頭們的“實時戰略”。但是,彩電企業無一不面臨“泛生態規模”和“智慧平臺體系核心技術”兩個方面的能力不足。彩電巨頭大多數必然選擇“生態加盟”戰略,成為業內共識。從這個角度看,非華為品牌的鴻蒙彩電和鴻蒙手機不僅不是“異想天開”,而且很可能是未來產品市場的“創新重點”。
尤其考慮到,2021年華為受到芯片代工產業鏈被封鎖的影響,手機銷量可能嚴重下降,華為終端品牌同質競爭色彩會淡化——一個上游技術和平臺、智能生態鏈供應者的新華為,非常符合很多彩電企業的“盟友需求”。外加美的、九陽、老板等巨頭企業的鼎力支持,這個“生態”聯盟的吸引力不可謂不大。
從歷史角度看,彩電企業也有生態結盟的案例:例如,智能電視視聽平臺和牌照伙伴的結盟、以及此前AliOS在部分智能電視產品上的推廣。這些歷史案例說明,彩電企業不是每個品牌都立足打造自己的封閉生態——實際上,從實力角度看,阿里巴巴、華為、騰訊尚需要與伙伴們攜手前進,彩電品牌沒有哪一個有能力打造自己的封閉AIOT產業鏈:彩電企業結盟鴻蒙系統將是必然出現的事情(甚至,不排除其他手機企業也會與鴻蒙系統結盟)。當然,結盟不等于綁定,多元生態系的選擇,會是常態。
所以,開門迎客的第二步,華為智慧體系已經占據“先手優勢”。在國內5G網絡加速部署的今天,未來智慧產品上,包括傳統家電、彩電、手機和新型智慧設備、智能汽車,乃至智慧社會基礎設施的鴻蒙時代正在大踏步走來!
核心技術安全,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
鴻蒙會成功嗎?操作系統市場, Google的Android系統以及蘋果的iOS系統已經成熟而占據既有智慧產品市場統治地位,華為鴻蒙系統要想立足不可能僅僅靠挖既有市場的墻腳,而是要靠AIOT生態鏈的新場景:這方面國內5G物聯時代的基礎建設推進速度全球領跑,是絕佳的歷史機遇——或者說,不會有比今天的鴻蒙更接近成功的本土OS產品和時代機遇。
這對于目前全球科技競爭格局下的自主產業鏈安全將非常重要:例如,美國企業英偉達與英國ARM正式達成收購協議——這可能意味著此后采用ARM技術內核的芯片,都面臨美國技術管制的風向。即便華為等已經購買了V8指令集等核心技術的買斷使用權,但是ARM推出新指令集呢?
所以,華為有這樣一句話:從芯片問題上看,中國所有行業都應該清醒了吧?這一點恐怕也將是更多生態鏈上的伙伴,愿意在華為鴻蒙體系下“有所作為”的原因所在。如果不能構建封閉的技術安全體系,就要將雞蛋多放幾個籃子:打造多元性和本土性結合的市場化安全屏障。
按照華為的規劃,HarmonyOS模擬器、SDK包以及IDE工具,2020年底對國內開發者發布針對智能手機的HarmonyOS beta版本;2021年4月將面向內存128MB-4GB終端設備開源,2021年10月以后將面向4GB以上所有設備開源——屆時,必然有更多的5G智慧設備應用鴻蒙系統,例如鴻蒙TV和第三方鴻蒙手機。
如果有一個彩電企業,擔憂未來的AIOT生態鏈競爭態勢,那么現在就是加盟鴻蒙的好時候。多一個選擇,哪怕僅僅是備胎,鴻蒙帶來的也是“競爭安全系數”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