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未來如何走?這是一個自上而下需要全盤考量,重新梳理和規劃的決策性問題。為了讓這塊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壓艙石”能夠繼續發揮作用,我國近年來在頂層設計上持續出臺引導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政策和措施。針對為數眾多,牽涉到經濟、就業等多方面問題的廣大中小制造企業,上層指出了“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
2021年12月14日,12月14日,央視新聞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國家將多舉措激發更多“專精特新”企業涌現。目前,多部門正在陸續推出舉措,為中小企業減負的同時,激發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涌現。
2022年3月20日,央視新聞報道,今年許多省份都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出臺了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舉措,進一步擴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規模。在原有的476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基礎上,今年計劃再培育3000家左右,帶動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由現在的4萬多家增長到5萬家左右。此外,為進一步激勵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今年國家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
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我國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2.7%,比2021年全年加快20.5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投資增速最快,達到了50.3%。精準有效的投資不僅為推進制造業“強鏈補鏈”提供強勁動力,也成為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所謂“專精特新”,指的是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中小制造業企業,具有盈利能力強、成長空間大、研發投入高、科技含量高、設備工藝先進、管理體系完善、市場競爭力強等特點,在中小企業創新轉型中發揮了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譬如在小間距LED領域,AET阿爾泰于2021年12月獲得2021年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認證,企業在Mini/Micro LED領域的專業性、先進技術、自主研發投入、科技成果轉化與知識產權創新等軟硬實力獲得高度認可。
AET阿爾泰全自動3D組裝老化線
全面提升我國制造業的技術含量、自主研發水平已成為我國“十四五”對制造業結構性轉型的核心任務和要求。“專精特新”認證的示范意義就在于以點帶面,帶動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轉換生存模式,從低端加工向產業鏈上游,特別是尖端核心技術研發領域探索。這一頂層設計,也為包括小間距LED在內的大屏企業指明了生存發展的方向,而這一點,也恰恰與充分競爭的市場下,企業謀求差異化生存的方向同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