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投影機應用市場,決定產品效果體驗的核心參數一直是“亮度”。但是,如果亮度已經足夠,那么進一步的畫質提升要靠什么呢?答案是“屏幕”!2023年圍繞投影市場“新屏幕”,即傳統屏幕向“光學抗光屏幕”的升級,進入一個新階段——一個比較糾結的階段:
更好的消息有兩個:第一是,本土光學屏幕、抗光幕技術持續進步。在產品成本、本土化水平、超薄發展、可卷曲性上都獲得了一定的發展和突破。第二是,從應用端、特別是投影主機企業端看,對屏幕的重視日益加強。例如,東方中原推出“激光投影電子黑板技術”,就是應用超短焦投影和抗光幕,嵌入教室黑板中,形成的更好體驗的解決方案。
不好的消息也有兩個:第一是,激光電視市場發展不佳。大尺寸液晶電視的低價化,迅速搶占了激光電視傳統的客廳大屏C位。激光電視價值進入“調整階段”——未來進一步低價化和大尺寸化,向100+發展是大趨勢。而激光電視是抗光幕產品早期市場的“核心支柱”。激光電視市場的低迷對抗光幕而言是“一種打擊”。
第二是,成本下降并不理想。抗光幕產品經過了2020-2021年的快速價格下降過程之后,成本和市場售價的波動性明顯收窄。特別是2023年,在整體市場需求低谷中,價格下降意愿不強——因為,投影市場低迷,并且智能投影低端產品占比持續走高,抗光幕潛在增量市場有限,更低的價格被認為對消費拉動力的貢獻很小,行業已經暫時失去了“低價爭奪市場”的興趣。
不過,除了短期這些變量因素之外,行業依然看好“抗光幕”的未來市場價值。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抗光幕不是一個獨立品類產品,它的普及高度依附于:1.中高端投影消費需求量、2.高端超短焦市場規模和技術水平、3.中高亮度機型,以及超短焦技術投影的成本價格、4.抗光幕自身成本價格等因素。
這些因素中,很多都是“依附于投影主機”的。因此,只有主機消費市場的真正格局變化,才能推動抗光幕等高品質幕布市場的發展。雖然,高品質幕布的發展,也會進一步給投影消費“高質量”成長提供助力;但是主機的“核心地位”不可動搖——抗光幕和投影機,就像顯示器和PC主機:雖然前者也很重要,但是后者更具決定意義,尤其是預算有限時,后者才是消費市場的關注核心。
所以,2023年抗光幕市場可以看到眾多市場抑制因素,但是也有如超短焦的進一步突破、高亮機型價格持續下降、5000元以上高端智能投影蓬勃發展等“長期看非常有利的好消息”。“抗光幕等中高端幕布市場短期不會有爆發性的發展,但是長期看卻會是細水慢流逐漸向上的朝陽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