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城西,有一座古橋遺址——沙河古橋,作為“萬里絲路第一橋”,數千年來,這座古橋不僅見證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絲路繁榮景象,更是經此帶來了遠方的物產奇珍及異域的多彩文化,成為連接東西方文明的商貿之橋、友誼之橋、文化之橋。
前不久,一座絲路橋文化主題館在沙河古橋遺址附近重建,主題館以沙河古橋為依托,館內多處運用視美樂激光顯示技術,打造內涵豐富的沉浸式展示空間,全面講述中國古代橋梁發展歷史、生動演繹橋梁歷史文化故事。
初見·絲路--開啟絲路之旅
中國古代橋梁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自成體系,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數量上,都有著異常卓越的成就。走進絲路橋文化主題館,一段廊道式沉浸空間將參觀者帶入中國古代橋梁的世界,踏著腳下流淌的長河,開啟絲路橋文化之旅。
墻壁兩側投影了中國橋梁在不同時期的形態和演變歷史,從原始的伐木為橋到如今橫跨山海、飛躍天塹,參觀者跟隨墻面的動態影像,感受中國橋梁所傳承的藝術美,領略橋梁建筑的精湛技藝。
跨越·天塹--橋梁展區
泱泱華夏,赫赫文明。自古至今,中國橋梁文化以其重要性及獨特性,在中國乃至世界文明中獨樹一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一頁。
壹
沉浸式影院
在橋梁展區,視美樂利用墻體與地面打造沉浸空間,在激光投影的演繹下,描述橋梁發展史,道出橋梁文化,以時間、空間兩個維度用純視覺的方式表達中國橋梁的發展歷程。
沉浸空間作為一個獨立的展示空間,將參觀者包圍在多感官的體驗空間內,在有限的空間帶給參觀者廣闊的視野。高亮度結合高品質影像技術,墻面之間的交界融合處理細致,經過專業調試,確保了畫面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貳
橋模型沙盤環幕
不同種類的橋梁是古人為適應不同環境,因地制宜而造,彰顯著古人征服自然、不畏艱難跨越天塹的精神。為將這些橋梁的特點盡數展現在參觀者面前,展館中建造了一個大型橋體實景沙盤,中國從古至今的橋梁形式配合對應實景安置于沙盤之中。
沙盤背后巨大的投影環幕與前方的一體機聯動,參觀者可以在一體機上選擇想了解的橋梁名稱,相應橋梁的簡介將同步在環幕上顯示,詳細介紹橋梁的建造歷史與形態特色。
遇見·文明--絲路文化展區
絲綢之路不僅是物質貿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是中國文明和世界文明交流的橋梁和紐帶。這里不僅僅是不同國家人與人的相遇,更是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壹
絲綢之路古地圖
采用壁畫與投影相結合的方式,生動地呈現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以及其代表性元素,與對面巨幅肖像交相呼應,直觀地展現出絲路沿線的風土人情。
貳
絲綢工藝流程展示區
用互動投影的方式,將中國古代絲綢制作工藝流程轉化為動態影像,呈現于墻壁之上。參觀者在通過觸摸互動的方式參與到絲綢制作的同時,進一步了解了古代絲綢制作的復雜工藝。
叁
絲路動物物種傳播
絲綢之路的開通使得外來物種得以傳播至中原,豐富了生物的多樣性。本區域采用墻體投影搭配圖文展示的方式進行呈現,大幅投影環幕組成背景墻,視美樂投影機細膩的色彩與絕佳的畫面表現力,讓整個畫面靈動而豐富,處處彰顯著生機。
肆
絲路人物與大事件
絲綢之路的先驅和開拓者,他們共同樹立起民族友好交往的旗幟,開辟了人類社會交流的的先河。此區域地面采用球幕投影的方式,待機狀態下呈現的是地球的轉動,參觀者可通過四周的控制屏在地面球幕上觀看發生在絲綢之路上的各大歷史事件及四大發明。
漫游·絲路--“絲路號”列車
絲綢之路這一條文明互通之路,從古至今、改變了沿線的諸多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將新時代的絲路文化進一步發揚,各國互惠,攜手同行。坐上“絲路號”列車,把參觀者從上一個展廳的“古代”帶回到“現代”,帶領參觀者沉浸式漫游各國風景。
別樣的沉浸空間營造,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風景作為整個穿梭線索,伴隨“絲路號”列車的行進,不同地域的風土民情與地標建筑迎面而來,墻體之間的交界過渡自然,展示視頻時絲滑流暢,自帶裸眼3D效果。
絲路橋文化主題館共使用了二十多臺視美樂卓越性能P系列、靈巧工程E系列投影機,配備多種規格鏡頭,亮度橫跨5500流明至7000流明。多個沉浸空間展示、巨幅環幕以及各類互動投影,用激光投影將絲路文明帶到參觀者面前,聆聽千年絲路的文明回響。
沙河古橋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見證了絲綢之路的源起、發展、繁榮。而在絲路橋文化主題館,視美樂激光顯示也已成為一座無形的“橋梁”,連接起絲路文明與參觀者,更將伴隨絲路橋文化主題館連接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