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占據平板彩電成本70%以上的面板產業話語權,東芝再次把期望寄托在了終端產品的創新上:CELL電視、裸眼3D電視就是其這一終端戰略的代表作。
2010年一月,東芝(Toshiba)在拉斯維加斯CES(國際消費電子展)開展前一天召開盛大發布會,正式發布其CellTV系列電視產品。CellTV內置運行在3.2GHz的8核處理器,理論峰值計算能力達200GFLOPS。(CELL這款處理器專門為視覺畫面處理而實際,最早屬于索尼、IBM和東芝三家企業,此后索尼、IBM撤出,成為東芝獨有。CELL處理器最成功的應用時索尼游戲機PS3。)東芝宣稱其速度是普通桌面電腦的10倍(顯然夸張了),是其他數字電視處理能力的143倍!通過采用如此強大的CPU,東芝CELL彩電突破性的全面支持2D內容的實時3D化顯示,同時在標準清晰度畫面向高清轉化的效果上也達到了“逼真”的程度。不過,與高性能同時出現的是其在日本售價也達到驚人的100萬日元。
在東芝的策略中,CELL電視不僅能夠幫助其實現全球10%的份額,還能夠提供高于任何對手的“凈利潤”水平。但是,這種如意算盤并沒有實現。實際上,在CELL電視上市兩年后的2011年,東芝彩電全球市場的份額只有5.1%。這款產品在國內的銷量更是由于“價格奇高”、性能差異表現力不足和與三星、索尼競品比較品牌口碑較弱,而難以擔負重任。2010年,東芝國內市場占有率僅1.02%,率高于國內市場銷量第五名的十分之一。
但是,CELL的“未達到預期”并沒有阻止東芝“技術的瘋狂”。
2010年12月底東芝開始發售3D裸眼電視機。東芝旗下視覺產品公司總裁Masaaki Osumi表示,在上市的第一個月時間里,20英寸的3D裸眼電視機銷量僅為500臺,更為便宜的12英寸3D裸眼電視機的銷量甚至更低。20英寸的3D裸眼電視機的售價約為24萬日元(約合2940美元)。東芝此前預計,在上市的第一個月里,兩款不同型號的3D裸眼電視機的銷量都將達到1000臺。對此,東芝的解釋是,3D需要更大的屏幕體現她的效果,如果將裸眼3D技術應用在大尺寸產品上將改變這種“頹勢”。
因此,2012年春東芝55英寸的“裸眼3D+4倍全高清”超解像電視正式上市銷售。其中,中國市場也是東芝4K裸眼大尺寸3D彩電的重要進攻戰場之一。東芝希望通過應用擺脫眼鏡束縛的3D顯示技術,改變近年來東芝電視全球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的窘境。
據了解,東芝這款產品可以看成是此前的CELL電視和裸眼3D電視的結合體。其中最為重要的4K面板必須依賴其他面板企業供給。而裸眼3D技術,也在多年前就已經被TCL等眾多顯示企業展示過(不過,這些企業認為裸眼3D的效果并不理想,不適于家庭使用,因此只在少數專業領域才與推出商用產品)。因此,業界認為,東芝裸眼4K3D看似“很牛”的產品,卻反映了東芝在彩電技術上的“黔驢技窮”,是東芝面對不理想的市場表現,特別是國內市場表現的又一次“困獸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