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二 軟件平臺是智能化的基礎
彩電產業邁向智能化的過程中,軟件平臺是關鍵。從戰略層面來看,我國自主研發操作系統是必然之舉,這也是彩電廠商形成產品差異化的途徑之一。
彩電產業邁向智能化的過程中,軟件平臺是關鍵。長虹技術中心基礎技術研究所所長展華益向《中國電子報》記者介紹,軟件平臺包含操作系統、內核、中間件、應用框架等,是一個整體解決方案。
就拿操作系統來說,據彭顯東介紹,目前市場上的智能電視一般采用Android系統和Linux系統,Linux系統所占比重還不小,但廠商當下更傾向于Android系統,未來Android系統還會有更大的份額。其實不只是智能電視,Android系統早先占領的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但隨著操作系統的風頭蓋過產品本身,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終端廠商都開始著眼于開發自主操作系統。
目前,國內幾大彩電廠商已經在進行相關研發,比如康佳的Omi系統、長虹的軒轅TVOS系統、海信的HITV-OS系統等。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認為:“現在是全球化市場,進軍操作系統,中國企業的愿望是很好的,創維也希望搞一個這樣的操作系統,但我們在目前階段沒有這個資源。”彭顯東也表示,從戰略層面來看,發展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是必然之舉,但就當前彩電業的發展階段來看,采用Android系統還是較為穩妥和理性的選擇。
彭顯東說:“第一,在成本上,研發一個操作系統,前期投入非常大,單個企業將面臨不小的壓力;第二,從市場來看,Android系統的市場接受度很高,受到消費者廣泛認可,就PC而言,Windows系統運行這么多年也沒有被取代,而目前唯一能與Android系統叫板的也只有蘋果iOS系統,所以如果推出一款新的操作系統,要獲得市場認可也需要一段時間。”
盡管如此,但Android系統一統天下的局面難免讓廠商們如坐針氈,從蘋果、谷歌、三星之間曠日持久的“專利戰”就不難看出,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勢在必行。展華益告訴記者,自主研發操作系統十分必要。他說:“Android系統是外來品,采用這一系統面臨知識產權的問題,難免受制于人。彩電廠商通過研發自己的操作系統,也可以實現產品的差異化。”他同時表示,研發自主操作系統,企業也可以單獨運作,實現“單個突破、縱向傳播、橫向推廣”。
其實,在研發過程中,如果單個企業力量有限,企業之間加強合作也未嘗不可。2011年,海信、TCL、長虹成立了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聯盟,致力于圍繞智能終端產業鏈相關技術和服務,開展聯合研發、推廣應用、產業標準化、產業鏈建設等工作。該聯盟去年發布了我國首個應用商店技術標準,不久前又推出了智能電視操作系統STV OS。專家表示,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需要由整機企業來帶動,協同彩電企業、手機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共同開發,市場應從競爭走向競合。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路程博士認為,中國智能操作系統的研發應該參照國外成功標準的案例。一方面,技術開發水平很重要,要有完備的技術開發模式;另一方面,要有體系化運作模式,有組織地去推廣,并對相應產品進行檢測和認證。這樣產品的兼容性就會比較好。
的確,僅僅推出一款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其實是遠遠不夠的,軟件平臺應呈現出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這就需要體系化運作,而操作系統只是提供一個框架,消費者真正能夠體驗到的是基于這個平臺上的各式應用。彭顯東告訴記者,Android系統是開放的,也是市場成熟度很高的,在這一框架下,市場上已經有很多應用,也會不斷地吸引開發團隊為其研發各種應用。相對而言,研發一款自主操作系統不但需要投入很多資金和時間,研發成功后,基于此框架開發出各種應用也并非易事。
據展華益介紹,廠商可以通過開源社區的形式來推廣自有操作系統,以分成或者設計大賽的方式來吸引開發者,長虹已經做過這樣的嘗試,目前軒轅系統的應用達到上百個。對于我國彩電廠商來說,向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是必由之路,而在邁向智能化的過程中,搭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平臺,并在此框架下開發出豐富多彩的應用,廠商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