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市場的每一次變革,都會意味著一次的機會,也意味著一次的風險。
2003-2006年,平板彩電取代傳統CRT電視的革命中,傳統一線品牌廈華成為了失敗者的代表。與其同行的還有飛利浦、東芝、三洋等昔日行業巨頭。同一時期,海信彩電則逆勢崛起,成功扛起了民族彩電王者大旗。類似的是,三星LG利用這次產業革新超越了索尼和松下;日系彩電二線品牌夏普也成功晉級。
生死存亡的巨變,只是剛剛過去10年;10年之后,彩電產業又迎來新的巨變:包括智能電視、互聯網電視、OLED電視三大產業改變,每一個的力量都不遜色于CRT到平板的升級。這將使得這次行業重構的深刻度、廣泛度更為空前,對于行業企業而言,前方路途則更顯得迷霧重重、危機四伏。
傳統彩電企業哪個興亡更替,樂視是否能夠保持目前的強勢增長、小米能否成功晉級、一直努力中的聯想可否把握住市場機遇……這些問題,都將在最近兩三年內獲得解答。而今年下半年,小米2代電視是否能夠如愿成功,則具有“里程碑”式的行業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