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悲觀還是樂觀
內憂外患之下,國內家電企業對于2012年發展走勢,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論調。一種較為悲觀,另一種較為樂觀。
悲觀者認為,“未來2~3年內中國家電業都將在低谷運行,2012年只是開始,2013年還會更加糟糕,企業必須要學會‘裸泳’,否則很難前行”。
“目前歐盟正在就空調、舒適風扇的ErP實施細則進行投票,估計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將出臺相關指標。而熱水器、滾筒干衣機、真空吸塵器和商用制冷器具的ErP指標將會在明年年底、后年年初公布。”中國電器科學研究所標準法規首席專家黃文秀告訴記者。歐盟ErP指令的實施將增大生產企業的成本與壓力,因為廠家生產的產品不僅要符合能效指標,還要提供與節能、環保相關的數據。歐盟今年7月實施的新版《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規定電子電器產品不含鉛、汞、鎘、六價鉻等6種有害物質。歐盟提高環保門檻,無疑令國內家電企業出口在人民幣升值、歐美市場萎縮的“嚴冬”下再添壓力。
除歐盟外,不少發達國家也在提高環保門檻。美國推出“能源之星”標志,規定從今年1月起,制造商必須在美國實驗室對產品進行測試,生產商不能自我聲明。英國、韓國也已推出了“碳足跡”標簽。
國內市場需求也不容樂觀。日前,繼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樓市限購令執行后,國家再次將樓市限購令擴展到二三線城市。這對家電企業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如何應對樓市限購所帶來的家電市場變化甚至銷量下滑,成為擺在各大家電企業高層面前不可避免的難題。
就目前來講,二三線城市家電增長主要依靠新婚新居、更新換代和尚未購買這三塊需求來拉動。分析人士稱,限購令下達到二三線城市,家電市場就直接負增長了。二三線城市限購令對冰箱、洗衣機、彩電等產品影響嚴重,尤其是冰洗市場,這兩類產品在二三線市場早已普及,如果房屋成交下降,將直接導致冰洗銷售疲軟。
現實情況是,房地產市場下滑以及物價上漲等因素,對今年家電消費確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二線城市的部分家電產品消費增速,已經呈現弱于三四線城市的趨勢。
事實上,進入2011年,整個家電行業發展勢頭開始降低,企業已對未來發展趨勢判斷不樂觀。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著力點放在因城鎮化進程、家電下鄉政策等而蓬勃發展起來的三四級市場。
如果此次因限購令而導致交易量下降,必然將家電業拖進泥沼。
對于家電業的形勢,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寒冬在給一些中小企業或體質不健康的企業造成滅頂壓力的同時,還會釋放出一部分市場空間,這無疑將會成為大企業擴大市場份額的好機會。”
“當前,支撐家電剛性需求增長的因素依然存在。”奧維咨詢研究院院長張彥斌告訴中國商報記者。
張彥斌認為,支撐家電剛性需求的因素依然存在的理由有三:首先,兩年來政府保障房的開工總數量超過2000萬套,“十二五”期間還將有3000萬套,這一市場帶來的家電新增需求是以前沒有的。其次,全國的城鎮化進程還在進一步加快。未來城鎮每年會增加800萬到1000萬戶家庭。此外,還應該看到結婚潮的延續。1986年到1991年是中國人口的最后一個生育高峰,這一部分人群步入適婚年齡段。這對于高端家電的消費拉動非常明顯。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彩電、冰箱、洗衣機與空調等主要家電的百戶擁有量已經接近或超過100臺。隨著家電下鄉等一系列拉動內需政策的出臺,也極大地激發了三四級市場的消費潛能與意識。以冰箱為例,近3年來農村居民的百戶擁有量提升了19臺,這是平常年份的4倍速度。
除了城市的更新換代外,三四級市場的消費者還屬于基本型產品的普及階段,因此,豐富完善的銷售網絡、更便利的支付渠道、更加低廉的價格與更周到的售后服務才是持續刺激三四級市場消費者消費的利器。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秘書長董芝對今年家電業的形勢也持樂觀態度。
“我不認可當前家電業的悲觀論調。”董芝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在她看來,“2012年市場增長的壓力肯定不小,但這絕不是寒冬,整個產業的增長還將持續,只不過與前兩年的超預期增長相比,屬于回歸一種正常的發展軌道。”
市場研究公司中怡康時代市場營銷總監彭煜也認為:“2012年只是前幾年市場高速增長的回歸,并不代表中國家電業已經走向衰退,更不代表企業和市場沒有任何增長機會”。